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有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就有什么样的青年

来源: 晶报   2022-06-08 09:18:45

李跃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已陆续出炉,并迅速成为朋友圈的讨论热点。似乎,这个时代没有哪种文化现象,比讨论高考作文更能吸引公众参与。

作为国家级的人才选拔考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观察这批刚刚成年的青年学生思考能力、对世界的理解能力的重要维度,高考作文被人们寄予了太多期盼,期盼它能承载起引领社会文化走向的更大使命。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大体上符合人们的这一期待。比如,有的题目宏大、高亢、激越,与青年学子的蓬勃特征相吻合。比如,全国乙卷通过一段“双奥之城,闪耀世界”的材料,让考生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为题,让考生写出自己的思考,以榜样力量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有的题目则充满韵味与哲思,比如,全国甲卷给出《红楼梦》里一个“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经验作文;新高考I卷借围棋中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进行巧妙类比,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作文题既能考察一个人的哲学思辨能力,又传递出了一种文化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与围棋,都是经典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片。

正如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功课,更关联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与精神发育,高考作文也不仅仅是一门考试,而是人文教育的一种风向标,是考生与世界对话的一个平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有什么样的青年。

不难预计,接下来,各种高考作文仿写体会在网络上引爆众多关注话题,成为一个特定时段的公共文化广场。众声喧哗中,希望每一次与高考作文有关的围观、讨论、交锋能够在时间的河床上沉淀下来,让高考作文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更理性的精神,让考生更好地释放与发扬古老汉语的时代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