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进港日记丨新一代中流砥柱孙泽洲,站在前人肩膀上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6-25 08:48:25
原标题:航天进港日记丨新一代中流砥柱孙泽洲,站在前人肩膀上
1970年出生的孙泽洲,今年51岁,已经担任了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不得不说年轻有为。
在进港“宇宙天团”里面,孙泽洲和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同龄,算是年龄最小的两位航天人,但已经在深空探测领域身经百战,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干将。
作为深空探测航天器设计领域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的孙泽洲,履历亮眼——完成了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首次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实现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看来面对热爱的航天事业,硬汉也柔情,也诗意。孙泽洲说,“天问”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求索宇宙真理的亘古之爱,对探索与创新的热切渴望。“祝融”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火星之旅将神话变为了现实。
跟孙泽洲一样年轻的,还有“天问”这个团队,它以青年为主体,最骨干力量也只有37岁,为年轻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展示才华。青年已经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上一代的国之栋梁,如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中国航天事业逐渐由新一代的中流砥柱航天人挑起大梁,孙泽洲便是其中之一。
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孙泽洲说,“天问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不是偶然,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然,是根基于中国航天65年积淀的技术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和精神财富,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10多年坚守初心、不懈奋斗。
这句话并不是套话,没有前人的付出,中国航天事业难以有今日之成就。83岁高龄的龙乐豪院士坚信,中国一代会比一代强,未来一定属于广大年轻人。
肩负重担的孙泽洲在演讲时坦言,有时候压力很大,但收获也很大,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使命因艰巨而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