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大象来我村】从稳住大象的胃开始|Vol.98
来源:央视网 2021-10-11 19:45:38
原标题:【相对论·大象来我村】从稳住大象的胃开始|Vol.9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也许,稳住大象,可以从稳住它们的胃开始。
【视频】从稳住大象的胃开始
9月下旬,央视新闻记者庄胜春邀请来自美国的视频博主郭杰瑞,到北移象群的传统栖息地云南普洱等地探访。在六顺镇南邦河村,罗大哥说起它的大象“食客”——
7月1日晚11点,罗大哥听到楼下铁门咔咔地响,狗吠不停,“应该是它们”。
打开手电,果然——是“黑皮”和“断牙”,这两头流浪公象去年也是7月1日来的,一天不差。
这就意味着,2021—2022年度“大象食堂”正式开张了。

自2018年投用以来,这个亚洲象食物源基地不设围挡,等待“食客”们每年7月至次年3月的到访。
罗大哥是“食堂”的管理员。“烹饪”团队里,还有20多位当地村民——他们3到4月种甘蔗,5到7月种玉米,10到12月种冬玉米。6月还会穿插着种些芭蕉。
“大象吃芭蕉吗?”杰瑞问。
“吃,不过老的不吃,只吃芭蕉里嫩嫩的那个芯芯。”

见到罗大哥时,村民们正在地里摘玉米。
玉米成熟了,不及时收,会烂在地里。这两天,大象来得少,他们要把成熟的玉米储存备用,来得多时再集中“投喂”。食堂出品,专供野象,不作他用。
建“食堂”之前,因为野象侵扰,耕地撂荒,这里许多年都没有这样的收获景象了。直到有关部门决定,以200元/亩的价格从村民手里租下耕地,再聘他们回来给大象“打工”。
“2018年来了24头,2019年33头,2020年创纪录了,有51头”。罗大哥,名叫罗新荣,今年46岁。
“有了‘食堂’,大象去我们的耕地就去的少了。”罗大哥住在隔壁的六顺镇团结村,他一边算一边感慨,“过去我们是颗粒无收的”,家里种起了咖啡和苞谷,收了三年了。
“但这里我种的,没了。”他手一摊,笑了。

目前,这里的“大象食堂”已开辟种植1200亩,能供十头野象吃上一个月。根据规划,到2025年,整个普洱市的“食堂”面积要翻10倍不止。

预告一:【相对论·大象来我村】明天,爱撸虫子的“森林体验师”,带你感受“归来”。
预告二:10月15日下午1点,央视新闻《我和我的村庄》第二季之“大象来我村”直播,央视新闻记者庄胜春、视频博主郭杰瑞,“遭遇”萌娃挑战——野象常来家门口,如何跟它做朋友?走进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纳吉小学,开一堂生物多样性“主题班会”,聊一聊“象”往的生活。
【相对论·大象来我村之一】村里有个巡象员>>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庄胜春 汪洁
记者丨庄胜春 王溪
主编丨张宗尧 尚晓煜
编导丨郝薇 王洪春 樊浩
摄像丨樊浩 牛永毅 余樵
航拍丨李扬
剪辑丨樊浩 张莹 许梦佳
编辑丨单楚玉 杨吉儿
技术丨夏文
视觉丨王少华 于江 杨振江
统筹丨纪方
鸣谢丨中共普洱市委宣传部 普洱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