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服务“双区”建设,深圳法院、深圳人民检察院未来这样做!

来源: 深圳发布   2021-05-17 17:16:59

深圳两会期间,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张应杰、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李小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对未来深圳法院、深圳人民检察院更好地服务“双区”建设作出了展望。

市中级人民法院

受理办结案件数量均居全国中级法院首位

“争取设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人民法庭,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司法研究院落户深圳,完善涉外涉港澳台法律适用规则体系。”16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张应杰在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时提出,深圳法院将在服务保障“双区”建设上作出新示范。

根据报告,过去6年深圳公正司法水平稳步提高。一审判决案件、生效案件发改率分别降至3.3%和0.6‰。同时,化解纠纷能力持续提升,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48.8万件,办结238.7万件,年均收、结案数均为前5年的2.1倍。市中院共受理案件31.9万件,办结29.8万件,均位居全国中级法院第一。

此外,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人财物统管、司法职业保障等改革在全国率先落地,9项改革被评为全国法院司法改革示范案例,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设立全国首家金融法庭、首家破产法庭和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以专业化审判保障高质量发展……过去6年,深圳法院以专业化审判保障高质量发展。共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7万件,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国十分之一。在民生权益方面,建立全国首个劳动争议仲裁与审判衔接平台,审结案件6.9万件,追回劳动报酬24亿元。

报告显示,深圳法院依法惩治犯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严惩治腐败犯罪。

据统计,过去6年,深圳法院依法惩处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741件997人、行贿犯罪198件327人,其中原省部级干部2人、局处级干部110人,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21件1467人。坚持“打财断血”,依法判处财产刑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执行到位7.7亿元。

市人民检察院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合保护机制

16日,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李小东作市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表示,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法治城市示范建设,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服务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合保护机制,服务科技创新;推动完善海洋检察体系,服务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在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方面,过去6年,检察院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批捕3645人,起诉4160人,办理了全国首宗侵犯5G商业秘密案等新型犯罪案件。注册成立深圳市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心,持续开展“法律保护进民企”专项行动,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最大合力。

过去6年,检察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出维护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严格执行刑法修正案,依法惩治高空抛物犯罪,有效震慑了相关犯罪;突出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2718人,组织对全市1583所学校食堂、1034家餐饮单位以及623家疫苗接种点进行实地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消除隐患,让人民群众用餐用药更安心;突出维护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开展窨井盖管理和无障碍出行设施专项监督,督促提升管理水平,让市民出行更放心;突出维护老百姓“钱袋子”的安全,依法打击盗窃、诈骗等侵财犯罪。

根据报告,过去6年,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扎实办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及英烈保护等五大领域案件。

据统计,共立案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376件,通过办案,督促复绿或收回被非法占用的土地7600余亩,治理被污染河流10条,挽回国有财产损失3.2亿余元。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