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挑战新思路!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在深举办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1-09-16 17:16:25
原标题 《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在深举办,专家共话中国百日咳防控新挑战新思路》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9月15日,由深圳市药学会与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办的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在深圳召开,旨在围绕百日咳流行现状、预防策略、疫苗开发、病原耐药、诊疗进展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学术交流,会上还进一步解读《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以提高对百日咳加强免疫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知。
2021年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嘉宾合影。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可持续1至2月甚至更长时间。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疾病,百日咳在疫苗面世以前曾是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1978年,我国将百日破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此后百日咳发病率大幅下降,但近些年又呈增高趋势。
论坛上,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PPA)荣誉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发表了《中国儿童百日咳发病和疫苗相关问题》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百日咳传染性超强,在无干预的情况下每1例感染病例平均会感染12到17人。近年来,百日咳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传播模式也已由从前的儿童间相互传染转变为目前以成年人、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向婴幼儿传播。
全球儿科呼吸联盟(GPPA)荣誉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
针对百日咳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疫苗接种委员会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等在国内近年来临床分离的数百株百日咳杆菌菌株进行研究后表示,百日咳是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免疫接种同样可以预防耐药菌感染,也是保证接种患儿不得重症、不致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说预防就是最好的可计划的前期治疗方案。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表示:“去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该政策为在大湾区引进创新、优质的产品带来了契机。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现在我们也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给民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保护和便利。”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
在我国,针对百日咳报告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华预防医学会参考国外提出的“全球百日咳行动计划”工作模式,于2017年发起“中国百日咳行动”并组织专家撰写发表了《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共识针对百日咳防控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议:加强检测工作,开展主动检测;完善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提升防治水平与意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水平;加快新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引进;逐步完善我国百日破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并大力加强科普教育。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申昆玲教授说:“我非常高兴看到第三届百日咳国际论坛这次得以成功举办,也希望未来能持续动员国内不同领域专家关注百日咳,通过不断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防控的主动性,增强对疫苗价值的社会共识,共同促进我国百日咳防控工作的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
精彩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