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深圳建行自建系统助力探索金融审判创新机制 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快贷不良诉讼难题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2-01-13 21:16:24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13日讯(记者 汤莎 通讯员 肖雅琦 王松林)银行如何助力城市的法治化建设?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建行”)联合当地法院,在全国率先实现通过自建系统核验区块链电子证据,完成八笔不良快贷司法诉讼。该行提供的金融借款区块链电子证据首次获得司法机构认可,通过金融审判创新机制,高效化解金融纠纷,为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金融审判处理中提供了先行示范案例。

一直以来,金融纠纷场景电子证据多、认定难、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金融诉讼案件处理的效率。深圳建行对此相当头疼:“快贷不良诉讼一直是分行业务痛点。由于线上签约的借款合同都是电子签名,而电子文本有篡改风险,法院不认可用电子合同作为诉讼证据,并要求提供开户资料、银行流水、个人征信报告等12项纸质材料佐证。”

为了提升纠纷处理效率,2020年,深圳建行参与总行与腾讯合作的快贷业务“至信链”项目,成为首批试点银行,并成功上线“快贷”电子存证系统。该系统一方面将快贷业务数据统一固定存储,方便查看、下载,另一方面运用哈希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哈希值,转换后数据不可被篡改,再传输至第三方公司存证平台固化证据。

2021年,为更便捷化审理核验证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上线了“深圳法院区块链证据核验平台”。该平台在内部可与法院业务平台、电子卷宗系统等多平台联通,对外则与第三方区块链存证平台“至信链”、金融机构诉讼业务多端口对接,最终可实现批量立案、智能分案、高效审理、快速裁判。

在深圳建行的八笔不良快贷司法诉讼中,该行通过使用“至信链”区块链存证服务,在线上信贷业务发生及时对关键电子证据进行区块链存证,从技术上保障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发生纠纷后,深圳建行通过批量提交起诉状、证据等案件材料,批量一键立案。案件全程,深圳建行仅向法院提交4项电子证据材料,举证材料减少至过去三分之一,诉讼时间仅用37天。开庭审理时,法院对涉案区块链存证证据进行核验,采信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后,确定了深圳建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最终依法判决深圳建行胜诉。

审理结束后,当地法院对深圳建行“快贷”电子存证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该案因重塑审判模式、诉讼流程快等特点受到司法系统高度重视,将作为典型案例向最高人民法院汇报,在司法系统推广宣传。

业内人士也认为,建行此举对于推动区块链存证证据实际运用、探索金融审判新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TOP